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文明出行,让“清明之旅”更“清明”

2025-04-02 09:4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清明假期将至,作为承载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人们拥抱自然、踏青赏春的好时机,届时铁路出行将迎来客流高峰。在这人员流动频繁的特殊时期,文明出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个人素养的彰显,更是维护铁路秩序、保障出行安全的关键。

文明出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清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慎终追远、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祭扫过程中,一些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在铁路沿线随意焚烧纸钱,这种行为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铁路运行安全。我们应当传承文明祭扫的理念,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现代方式缅怀先人。如今,在不少铁路站点周边,都设置了专门的文明祭扫宣传点,引导旅客文明追思。这既能让人们寄托哀思,又能守护铁路周边环境,让清明回归其纯净的本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文明出行,也是对交通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维护。清明假期,铁路客流量剧增,遵守秩序至关重要。候车时,我们应在指定区域排队,不越过安全黄线;上车时,有序检票,不插队推搡;乘车过程中,爱护车内设施,保持车厢整洁,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在往年的清明假期,就曾出现因个别旅客不遵守秩序,导致通道堵塞、延误乘车等情况。只有人人遵守铁路乘车规范,才能营造安全、有序、温馨的出行环境,让大家顺利抵达目的地,尽情享受清明假期。

文明出行,更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在拥挤的车厢里,一个小小的举动,比如将行李妥善放置,不占用过多公共空间;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使用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等,都能让周围的旅客感受到温暖和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我们的旅途才会更加愉快。让我们将文明深植心间,于缅怀中坚守传统,在出行里彰显素养,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传递文明的征程,每一次追思故人都满含纯净与敬意。

当清明的微风轻拂,铁路线上列车飞驰,载着人们奔赴思念与春光。只要文明出行蔚然成风,清明的意义将在文明的润泽下愈发深沉,岁月的脉络也会因这一份坚守,于时光中镌刻下温暖而美好的印记,让文明与清明同行,共绘春日里至善至美的人间图景。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余塑)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