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解码14.6%增幅背后的铁路货运三重变革

2025-03-28 14:5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国家铁路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2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6.22亿吨,其中,集装箱运量达1.29亿吨,同比增长14.6%。近年来,国家铁路集装箱运量持续攀升,年同比增长均高于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平均增速,铁路货运的浓郁“箱”味之下,钢铁大动脉的新一轮强劲跃动,再次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从“散货”到“集装”,思维革新实现效率再跃升。铁路集装箱货运量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传统铁路货运以散货运输为主,长期面临途损率高、装卸效率低等痛点,由散货物品改为用集装箱运输,不仅降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湿损、污染的风险,更有利于多式联运,周转快、损耗低、更环保。以铁精矿运输为例,传统敞车运输途损率高达1.593%,而改用敞顶集装箱后,这一数字骤降至0.3%以下。粮食运输则通过顶开门集装箱实现全程密闭,装卸效率提升70%,几乎实现零损耗。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的运输模式降低损耗率,有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铁路货运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第一选择”。

从“工业原料”到“高新产品”,货品变化见证产业大发展。铁路货运的货品结构变化,如同一面镜子,集装箱运输的扩张,深刻映射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轨迹。以江西乐化货场为例,其运输产品已从传统工业原料升级为强化纸板、工业陶瓷等高端商品,年吞吐量增长30%。同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运输需求激增,更进一步推动了集装箱专用车型的研发与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货物通过铁路专列实现高效出口,中欧班列开行量连年攀升,2024年出口汽车发运量达36万台,同比增长8.6%。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通过集装箱实现“铁海联运”,集装箱运输的普及与中国制造业升级正形成良性互动,支撑“中国制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从“中转站”到“一条龙”,运输转型构建新物流格局。95306货运平台“一单制”服务的推广,进一步整合了多式联运资源,缩短运输周期并降低运费,将传统物流模式下,货主需奔波于铁路、航运、港口等多个部门,重复提交单据、协调衔接流程,沟通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的“碎片化”困境彻底打破,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全程管控服务。客户通过铁路95306平台一键申请,即可完成铁水联运全程业务,减少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次数与等待时间,运输时间平均缩短6天,综合成本降低4%,从“中转站”到“一条龙”,从“对接之苦”到“一单通达”,铁路货运的转型不仅是服务模式的革新,更是对“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践行。

铁路集装箱货运量的攀升,不仅是技术革新与政策落地的成果,更是中国物流体系从“量变”到“质变”的缩影。未来,铁路集装箱运输必将不断壮大,成为引领全球物流变革,又一张亮眼的“中国名片”。

(来源:中国网 作者:赵超)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