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铁路货运“三变”折射经济转型升级
铁路货运被喻为经济的“晴雨表”。持续攀升的铁路集装箱运量正悄然讲述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故事。今年前2个月,国家铁路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14.6%,远高于货物发送量2%的平均增速。这一箱箱集装箱中,蕴含着物流方式变革、产业结构优化和多式联运体系完善的深刻内涵。
由“散”变“集”,其背后是物流模式优化的质效提升。铁路货运正经历从传统散货运输向现代集装箱运输的转变。铁精矿途损率从1.593%降至0.3%以下,粮食装卸效率提升70%,数据背后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实际获得感。标准化、规模化的“散改集”运输方式,有效降低货物湿损、污染风险,提高装卸效率,实现物流全链条的优化升级。其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的进步,也是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实践体现。
由“低”转“高”,其背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物映照。铁路运单是观察产业变迁的一面镜子。从江西南昌乐化货场的发展轨迹可见,初期以铝棒、石子等工业原料为主的货物结构,逐步转变为强化纸板、工业陶瓷等高端产品,年吞吐量同比增长30%。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等新兴产业货物成为铁路运输的新增长点,中国制造正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货品迭代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物映照,是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
由“碎”变“整”,其背后是多式联运体系的协同高效。铁路货运正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向“一单制”多式联运转变,打通了物流全链条的“最后一公里”。托运企业从过去需对接铁路、港口、航运公司多个部门,到如今在95306平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运输时间缩短6天,运费降低4%。铁路部门从单纯的运输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物流管家”,为企业整合全程物流资源。“碎片化”转向“一体化”,不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构建现代化的综合物流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散”变“集”的质效提升,“低”转“高”的产业升级,到“碎”变“整”的协同高效,每一个变化都蕴含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随着铁路货运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更加强劲的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来源:中国网 作者:戚欣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