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春检护航平安路 匠心织就"钢铁"网

2025-03-27 17:3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阳春三月,铁路动脉迎来春运后的首次"全面体检"。面对春季气候多变与客流持续高位运行的双重考验,全国铁路系统以"春检"为令,在万里铁道线上展开通信、工务、机务等各系统的春季设备检修协同作战。这场覆盖铁路各系统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春季整修,既是技术攻坚的战场,更是守护旅客出行安全的防线。铁路部门各系统用钢铁长龙的稳健脉动,为人民群众铺就平安坦途。

通信系统织密信息"神经网络",让安全指令永不掉线。作为铁路的"中枢神经",通信系统春季设备检修不仅要聚焦防雷击、抗干扰、防潮三大攻坚战。还要针对管内各通信机房、通信区间、线路以及数据网、传输网、GSM - R、调度通信等设备设施和信息传输通道展开全面检查。呼和浩特通信段组织职工仔细核对业务台账与设备标签,清除设备灰尘,检查附属设备及线缆的防松防脱情况,逐一测试电源参数和蓄电池性能,对通信设备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制定春季设备检查问题库,及时排查并解决安全隐患,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定期处理销号,实现通信安全闭环管理。各数据传输室的技术骨干采用时域反射技术对管内光电缆进行全段检测,0.01毫米级的纤芯损伤都难逃"法眼"。成昆铁路复线采用无人机巡检基站天线,20分钟完成以往需要3小时的攀塔作业;青藏铁路格拉段运用相控阵雷达监测冻土区段通信塔沉降,将预警精度提升至毫米级。这场覆盖16.2万公里铁路线的通信设备"深度SPA",让调度指令始终在信息高速路上畅行无阻。

工务系统锻造钢铁"铮铮铁骨",让万里通途稳如磐石。 秦岭隧道群内,钢轨探伤车以3公里时速缓缓行进,128通道超声波探头实时绘制钢轨"心电图"。针对春季钢轨应力变化,工务系统创新实施"天窗修+集中修"立体化维护模式。在京沪高铁上,线路工使用激光测量仪校正轨道平顺度,将轨距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哈大高铁引入道岔智能润滑系统,让昼夜温差大的极端环境下道岔转换时间缩短30%;沪昆铁路采用北斗定位技术监测边坡位移,提前72小时预警地质灾害风险。目前,全路范围内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线路捣固,更换伤损钢轨,用毫米级的坚守捍卫着旅客的"脚下安全"。

机务系统淬炼移动"安全堡垒",让钢铁巨龙动力澎湃。机务系统春季整备突出"预防修+精准修",构建起覆盖20多项关键部件的健康管理体系。北京动车段检修库内,机械师正在用内窥镜检测复兴号转向架齿轮箱;沈阳局集团研发的轮对动态检测系统,可在列车入库时自动生成"诊疗方案";广州动车段应用AR技术指导受电弓碳滑板更换,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上海机务段建立司机操纵行为大数据模型,个性化纠正司机不良驾驶习惯。3月以来,全路范围内开展机车全面检修,整治典型故障隐患,确保每趟列车都成为流动的安全堡垒。

从通信机房到铁道线旁,从检修地沟到驾驶室内,200多万铁路人正以春检为笔,在纵横交错的铁道线上书写平安答卷。当钢轨与车轮再次奏响春天的乐章,这份用匠心浇筑的安全承诺,必将护送每一位旅客抵达温暖的远方。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德芳)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