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铁轨上的诗与远方,绘就文旅新图景
3月26日,来自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的消息,国铁集团郑州局首列特色旅游列车“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正在全新升级改造中,将于4月份中旬正式上线运营。
服务创新,银发经济催生铁路升级新范式。当“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将干湿分离卫浴、酒店式管家服务搬上列车,早已不止是硬件设施的迭代,更是服务理念的“破冰”。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8亿,银发群体对“慢旅行+深度游”的需求日益增长。郑州铁路局的适老化改造,恰与国家政策形成同频共振——文旅部《关于推进银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适老化交通+沉浸式体验”的新型服务模式。铁路部门此次创新,让列车成为“移动养老院”,更通过“一线多景”设计实现“快进慢游”,精准契合了老年群体“少移动、多体验”的出行痛点。服务创新“上新”,本质上是将交通工具转化为生活场景的生动实践。
文化赋能,车轮上的非遗博物馆激活文旅IP。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大河之南号”将河南4000年文明浓缩成移动文化展厅。洛阳牡丹瓷、开封汴绣、汝窑天青釉……非遗元素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转化为列车内饰的纹理、乘务员服饰的图案。“沉浸式文化体验”,正是文旅部《关于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倡导的“以文塑旅”典范。而今,河南将少林功夫、豫剧等动态文化元素融入列车活动,使旅客在移动中完成“文化朝圣”。创新实践更“上心”,让文化遗产从“被观赏”走向“可体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适老设计,细节之处彰显民生温度。“大河之南号”的适老化设计不只有简单叠加扶手和夜灯,而是构建了全维度的关怀体系。从85cm标准扶手到圆角防撞家具,从感应夜灯到电动护理床,每个细节都遵循《适老化住宅设计标准》的严苛要求。对比普通列车,该专列将通道宽度扩展至90cm,卫浴空间采用防滑地砖+紧急呼叫系统……由此,使老年旅客自理能力提升40%。又如,“管家服务”中,乘务员经专业医护培训,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这相当于把“移动医务室”搬上列车。设计思维接续升级,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关怀”的跃升。
产业升级,全域旅游战略下的生态闭环。“大河之南号”的上线,标志着郑州铁路局从“运输服务商”向“文旅生态构建者”转型。其串联的云台山、老君山等5A景区,与沿线民宿、农家乐形成产业联动,恰契合文旅部《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中“旅游+N”的融合要求。数据显示,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面积旅游收入比普通地区高62%,这正是“大河之南号”追求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开发“列车+非遗研学”“列车+康养旅居”等衍生服务,构建“车-景-宿-购”的消费闭环,以产业升级重塑区域旅游经济版图,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说走就走,悦然旅途。当“大河之南号”穿越中原大地,它承载的不仅是旅客,更是文旅融合的时代命题。这列火车以创新驱动服务变革,以文化赋能消费升级,以适老设计践行民生承诺,以全域思维重构产业生态。在铁路与旅游相遇的轨道上,郑州铁路局正书写着“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样本。
(来源:中国网 作者:白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