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铁路“赋能”清明,流动中国新脉动

2025-03-27 11:4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清明假期运输自4月3日开始,至4月7日结束,为期5天,预计4月4日为客流最高峰。自3月20日发售清明假期车票以来,截至3月25日10时,铁路部门已累计发售清明假期车票1613万张,铁路12306系统运行安全平稳。这些数据,反映了铁路运输助力绘就“流动中国”新图景。

客流高峰折射“流动中国”新活力。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既是热门出发地,也是主要到达城市,而西安、成都、郑州等中西部枢纽的往返需求同样旺盛。这一现象印证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背景下,人口流动的“双向性”特征——既有传统返乡祭祖的“寻根潮”,也有中短途旅游、探亲的“春日经济”热。铁路作为国家交通主动脉,以高效运力串联起超大规模市场,让“流动中国”的脉搏愈发强劲。

精准调度破解“潮汐式”出行难题。面对“头尾客流高度集中、节中中短途爆发”的运输挑战,铁路部门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动态化、精准化的运力调配机制。铁路部门通过铁路12306车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及时在热门方向和区段加开列车,增加运力供给,满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12306系统内含的“候补购票”功能,允许旅客累计选择60个“日期+车次”组合,利用退票、增开席位等资源优先满足需求,有效缓解了传统“抢票难”痛点。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科技对运输效能的提升,更彰显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温度。

服务升级护航“全民友好型”出行体验。清明假期前夕,铁路部门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60岁以上老年旅客购票可享15倍积分优惠,积分可直接兑换车票;官方渠道明确“零加速包、零附加费”承诺,严厉打击第三方平台违规售票,保障消费者权益。从余票分布看,京津、沪苏、广深等“1小时生活圈”城市群票源充足,而哈尔滨至佳木斯、长春至延边等线路尚有余票,为旅客错峰出行提供多元选择。这些细节既是对“银发经济”需求的精准回应,也通过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了公平购票环境,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旅客共享“诗与远方”。

清明铁路映照高质量发展底色。清明铁路运输的平稳有序,是“交通强国”战略的微观缩影。从智能调度到数字服务,从运力扩容到服务提质,铁路系统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将传统节日运输转化为展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窗口。未来,随着高铁网络持续加密、票务服务持续优化,铁路不仅承载着亿万旅客的归途与旅途,更将以更高品质的“中国速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网 作者:宁文绣)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