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渝黔高铁机务人:崇山之间筑就安全高速路

2025-03-26 21:4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崇山峻岭间,渝黔高铁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穿行。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穿越喀斯特地貌区的高铁线路,桥隧比超过90%,运营环境极为复杂。自2025年3月8日启动联调联试以来,铁路机务段的精英团队日夜坚守,用"极限测试"筑牢西南山区高铁安全防线。

特殊地貌下的极限挑战。渝黔高铁面临着西南山区"坡陡、隧长、弯急"的典型挑战。机务段团队必须在这样的极限环境下,验证高铁系统的安全性与应急处置能力,为6月底的正式开通运营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每一次测试都是对极限的挑战,也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考验。"重庆机务段联调联试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建立了全天候的测试体系,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高铁都能安全运行。"

日夜不停的"双轨"测试。联调联试期间,机务段实行"双班制"作业模式,白班和夜班承担着不同的测试任务。

日间攻坚:保证万无一失

白天,检测列车在阳光下飞驰,机务人员专注于验证轨道、接触网等设备性能。测试车辆被推至最高设计速度,在与地面设备的完美配合中,验证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极限。"最高测试时速已经达到了设计标准。"一位资深动车组司机自豪地说,"每一次加速、每一次制动,都是对整个系统的全面检验。"

夜间场景实验:模拟突发状况

当夜幕降临,另一组机务人员开始了更为严苛的测试——非正常行车场景模拟。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模拟了ATP故障、轨道异物、分相区断电等12类突发场景,建立了各种应急响应机制。"夜间测试更具挑战性,一晚上得模拟各种设备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夜班测试组组长表示,"我们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列车都能安全停车或继续行驶,以建立开通前充分的应急处置预案。"

30‰长大坡道的"拉锯战"。在渝黔高铁最具挑战性的30‰长大坡道上,2名指导司机和2名动车组司机组成的精英小组进行了连续6小时的"拉锯测试"。这次测试主要验证列车在极端坡度下的制动性能和牵引能力。团队反复验证不同载荷、线形下的制动距离,将误差精准控制至±5米,这一精度在国内高铁测试中处于领先水平。"连续6小时的拉锯测试,不仅是对设备的考验,更是对人员意志的挑战。"参与测试的一名指导司机回忆道,"但看到一次次成功的测试数据,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

为未来奠定基础。渝黔高铁的联调联试不仅关系到这条线路的安全运营,更为未来CR450等更高速列车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环境,并为其他线路的调试形成了可复制的技术管理范式。机务段团队通过系统性展示我国高铁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技术突破,证明了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地形地貌带来的挑战。"这不仅是一次测试,更是一次创新。"担当此次联调联试的动车组司机总结道,"通过这次联调联试,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高铁在更复杂环境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无名英雄的坚守。在为期90余天的联调联试中,机务段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无名英雄。他们放弃节假日,克服恶劣天气,坚守在测试一线,用专业和坚持筑起西南山区高铁安全的坚固防线。

当渝黔高铁在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时,旅客乘坐舒适安全的高铁穿越崇山峻岭,或许不会想到,在这条钢铁巨龙背后,有一群机务人员曾经日夜兼程,用极限测试确保每一公里的安全。

这,就是中国铁路人的担当与坚守。

(来源:中国网 作者:黄智凌 周彦超)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