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铁龙”纵横,织密发展“快车道”
近日,多地铁路重点工程建设有序高效推进,又有新进展。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疆,高铁将发展机会延伸到每个角落,让"流动的中国"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铁路基建投资将保持5900亿元高位运行,投产新线2600公里,持续完善现代化铁路网。科技创新成为高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标志中国高铁技术再攀高峰;智能高铁、绿色高铁理念深入人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内涵。中国高铁,织密经纬线托起复兴梦。高铁网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加速器"。
南凭高铁崇凭段,边疆动脉赋能开放新格局。南凭高铁崇凭段的铺轨完成,标志着广西边疆交通即将迎来历史性的跨越。这条全长81.5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铁路,让南宁至凭祥的时空距离从4小时压缩至1小时,更在区域发展战略中落下关键一子。作为连接广西与东盟的国际通道,南凭高铁将大幅提升跨境贸易效率,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凭祥作为对越贸易重镇,高铁开通后将加速特色农产品、轻工产品的跨境流通,推动边境贸易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实践,让这条边疆铁路成为行业标杆。项目采用BIM技术精准施工,智能喷淋系统实现绿色降尘,彰显了中国高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铁路发展,早已不止是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更成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南凭高铁的贯通,将带动龙州红色旅游、宁明田园综合体等特色产业发展,让边疆地区共享现代化交通红利。
深江铁路,湾区动脉激活发展强磁场。在珠江口西岸,深江铁路的建设正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这条串联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的黄金动脉,通车后将实现江门至深圳40分钟直达,彻底打破区域交通壁垒。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江铁路不仅强化湾区内部互联互通,更将辐射带动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发展。江门作为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正借势深江铁路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新设鹤山西站、台山站等站点,将实现县域高铁全覆盖,加速人员、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比如,华为、思摩尔等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江门,正是看中其"深圳1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深江铁路的开通,将推动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形成"总部在深圳,基地在江门"的协作模式,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钢铁长龙”贯通双循环,架设连心桥。"高铁,让城市更亲近,更让世界更紧密。"雅万高铁的成功运营,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生动样本。这条东南亚首条高铁,让印尼进入"高铁时代",更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典范。南凭高铁的开通,将复制这一成功经验,提升广西与东盟的贸易效率,促进跨境产业链合作。从"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到"钢铁长龙"跨境高铁,中国铁路正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国内高铁网持续加密,国际铁路合作不断拓展,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出行需求,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交通网络持续延伸,正在将发展红利转化为人民的幸福体验。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凭高铁和深江铁路的建设进展,既是中国基建实力的生动注脚,更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象呈现。当钢铁巨龙穿梭于山河之间,织就的是经济发展的经纬线,更架设起人民幸福的连心桥,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写下生动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