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从“童趣”到同行,轨道上的民生答卷

2025-03-20 11: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G6353次高铁从广州西站驶出,“童趣车厢”里满载着欢声笑语驶向远方,当银发专列护送老建设者重访奋斗故土,当“慢火车”驮着山货悠悠穿行云贵高原,中国铁路用“一车一策”的服务创新,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时代内涵。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3.12亿人次,而面对“带娃出行难”这一民生痛点,铁路部门以“童趣车厢”破题,在钢轨之上绘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图景。

从痛点破题,于细节处见真章。针对亲子出行中“孩子坐不住、家长看不住”的难题,中国铁路选择“用孩子的视角设计车厢”:益智玩具墙取代冰冷扶手,科普问答赛替代无序跑动,乘务员的“故事时间”化解旅途焦躁——这些“小设计”背后是中国铁路竭诚服务旅客的大担当。“孩子玩得开心,我也能放松,真的太贴心了!”一位带着双胞胎出行的母亲开心地说。从“慢火车”增设“山货集市”到“银发专列”配备随车医生,铁路服务始终瞄准“最柔软的民生需求”。

供给多元化,服务理念再升级。童趣车厢只是起点,与时代同行才是永恒。在北方,冰雪专列开设“冬奥知识课堂”;在中部,“研学专列”变身“红色文化博物馆”;在南方,“紫金号”让非遗技艺走进车厢。12306系统推出的“儿童票智能核验”“重点旅客预约”,更将服务延伸至“指尖”。数据显示,全国已有89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120个车站实现便捷换乘,服务创新呈现“从有到优”的跃升。服务从来都不是单选题,而是不断扩容的民生清单。

钢轨连心桥,温情满旅途。“童趣车厢”里的孩子用彩笔描绘未来,银发专列上的老人与青年共话热诚岁月,“慢火车”载着乡土特产走出大山,16万公里铁路网正演化为“社会关系的连接器”。疾驰的列车上,不同年龄、职业、需求的旅客共享一片温暖空间。交通工具的温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刻度。中国铁路用一条条“有温度的轨道”,串起民生期待与时代脉搏,让温情流淌于华夏大地。

从“童趣车厢”到“银发专列”,从“静音车厢”到“乡村振兴列车”,中国铁路用“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智慧,将“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每节车厢。当孩子们的笑声与长者的故事在车厢交织,当都市繁华与乡野诗意被钢轨串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交通强国的硬实力,更是一个文明国度对人民的深切关照。这列开往春天的“民心号”专列,正载着亿万旅客的幸福期许,驶向更具温度的远方。

(来源:中国网 作者:朱迅)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