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铁龙飞驰贯西东 能源动脉谱新篇
千年丝路驼铃渐远,今日铁龙轰鸣震天。2025年开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紧盯31家战略客户、2.07亿吨协议运量,提前规划全年运力安排,优先提供运输资源保障,全力推进协议履约兑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新疆铁路部门为“疆煤外运”注入强劲动力,在国家能源保障的宏大版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锚定目标,筑牢能源根基。新年伊始,新疆铁路部门深入落实自治区“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稳步提升疆煤外运能力”的要求,紧握31家战略客户的“责任清单”,将2.07亿吨协议运量化作2025年的奋进目标。在哈密煤炭基地,万吨重载列车蓄势待发;在准噶尔盆地,铁路专用线与矿井实现“无缝对接”;在兰新铁路大动脉上,智能调度系统让运输效率不断提升。通过建立“需求—运力—服务”三维联动机制,将传统的运输保障升级为全链条物流服务,在“西煤东运”“疆煤外运”的宏大叙事中,新疆铁路正从被动承运者转型为主动服务者。
创新服务,激活运输动能。“一企一策”的创新实践,让物流服务从“大水漫灌” 转向“精准滴灌”。新疆铁路部门的专业服务团队如一群“赤脚医生”,逐门逐户为企业号脉问诊。为电厂设计“煤炭库存最优解”,让燃料周转降本增效;为钢厂定制“公铁水多式联运方案”为运输节支降耗;为突发需求开通 “应急绿色通道”解企业燃眉之急。这些“定制化服务”不仅提升了疆煤外运的“含新量”,同时也是新疆铁路部门坚持绿色发展,务实稳妥推进铁路碳达峰、碳中和的生动体现。
勇毅前行,赋能发展全局。新疆煤炭预测储量占全国40%,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保障。当万吨煤炭专列穿越戈壁沙漠,不仅输送着光热能源,更承载着发展希望。数据显示,“疆煤外运”上量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当每天3万吨新疆煤炭通过铁路网输往25个省市,这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通道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压仓石”。特别是在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的当下,新疆铁路每多运出一车煤炭,就为国家能源储备多添一份底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多筑一道防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铁路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一流铁路企业,为“疆煤外运”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当钢铁长龙在天山南北持续奔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能源大动脉的强劲脉动,更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坚实保障,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壮美画卷。
(来源:中国网 作者:丁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