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流动的铁路激活中国经济的 “毛细血管”

2025-03-17 16: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之际,回望中国铁路发展历程,这条钢铁动脉早已超越单纯运输工具的范畴,正以“流动中国”的澎湃动能,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大叙事中书写着独特篇章。铁轨延伸之处,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催生出万亿级消费市场,成为激活社会消费的“超级引擎”。

流动中国的消费密码。当高铁网络突破4.8万公里,每天超过1.2万列动车组穿行于城市群之间,这种前所未有的通达性重构了中国的消费版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通过“1小时交通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催生出跨城消费新业态。北京白领下班后搭乘高铁到天津听相声,上海家庭周末乘动车赴苏州品茶宴,这样的“钟摆式消费”已成新常态。铁路部门创新的“高铁+共享汽车”“空铁联运”等模式,构建起无缝衔接的出行生态,让流动的人群转化为持续的消费力。

旅游经济的黄金通道。开行的每一列旅游专列,如同移动的消费市场,在广袤国土上划出闪亮的金线。从东北冰雪专列到西南避暑列车,从“银发旅游专线”到“研学主题车厢”,铁路旅游产品谱系日益丰富。每趟“环西部游”专列可带动沿线餐饮、住宿、购物消费超千万元,冰雪专列单季为东北地区创造数十亿元的旅游收入。更令人瞩目的是“铁路+文旅”的深度融合。电子客票与景区门票的“一码通行”,站车WiFi与旅游资讯的实时推送,让旅途成为经济复苏的黄金通道。

物流革命的消费赋能。当冷链专列将阳澄湖大闸蟹48小时送达全国,铁路货运的转型升级正重塑消费供应链。95306货运平台实现“门到门”服务,1600余个物流总包项目覆盖制造业全链条,使社会物流成本有效下降。这种效率提升传导至消费终端,既保障了商品供给,又释放了价格空间。中欧班列架起“买全球卖全球”的陆路通道,波兰牛奶、法国红酒通过返程班列进入寻常百姓家,义乌小商品、重庆笔记本电脑沿着钢铁丝路走向世界。这种双向流动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更培育出跨境电商等新消费形态。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铁路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已构建起涵盖出行服务、旅游消费、物流供给、区域协同的立体化消费促进体系。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普速列车到智能高铁,铁轨上奔驰的不仅是列车,更是14亿人的美好生活向往。当《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遇见日益完善的铁路网络,这场关于流动与消费的时代交响,必将奏出更磅礴的乐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德芳)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