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内畅外联,擘画“轨道上的江淮”图景

2025-03-14 16:4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晨光中的合肥南站,复兴号列车穿梭如织。如今,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高铁网已跃然成形,纵横交错的轨道如毛细血管般深入江淮大地,高铁网络由“米字型”向“时钟型”的演变为长三角一体化与中部崛起注入了强劲动能。  

万“向”更新,区位优势再升级。安徽高铁网络持续加密,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2773公里,居长三角首位。根据规划,到2027年,全省高铁将达3600公里,形成省内1小时、长三角2小时、全国主要城市4小时通达的交通圈。合新铁路、北沿江高铁等在建项目如火如荼,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地位。  

高铁+产业,激活经济新动能。安徽正探索“高铁+物流”新模式。通过建设铁路专用线,优化货运组织。2024年全省铁路货运量增至1亿吨,普速铁路运能利用率提高至75%左右。以淮宿蚌城际铁路为例,其站房工程已启动招标,建成后将打通皖北与合肥都市圈的物流通道,助力淮北陶铝新材料、蚌埠硅基产业等“飞”向全国。此外,合肥国际陆港等平台推动“中欧班列+高铁”联动,全年累计开行达909列,同比增长4.72%;发运货值104.23亿元,同比增长14.27%。

铁水联运,打造开放新支点。安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铁路网络,构建“铁水联运”新格局。芜湖港朱家桥码头的大宗货物通过铁路专用线直达码头,运输成本降低15%。未来,随着合裕线扩能改造、江淮运河通航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徽将形成“中部出海口”,助力奇瑞汽车、铜陵有色金属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预计到2027年,实现铁路专用线全面通达沿江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紧耕密织,续写交通强省新篇章。安徽铁路建设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南信合高铁可研初审在即,合池铁路力争年内开工,巢马城际、扬马铁路加速推进。到2030年,全省铁路里程将突破7000公里,高铁占比超50%,为“三地一区”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江淮大地,铁龙奔腾。安徽正以高铁为笔,擘画“轨道上的江淮”新蓝图,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辉煌诗篇。

(来源:中国网 作者:姚鹏军)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