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铁路科技赋能,从春运看创新新篇

2025-02-13 17:0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中国铁路在这场科技变革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从春运的繁忙景象到全国铁路网络的持续拓展,中国铁路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奋力擘画着中国式现代化交通的宏伟新图景。

春运数据见证创新效能,数智赋能下的高效运输。2025年春运启动以来,全国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3.1亿人次,单日最高峰突破1514万人次。这一庞大的数据背后,是铁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12306购票系统全面升级,预售信息预填、候补购票优化等功能的上线,让购票变得轻松便捷,即使面对日均千亿级的访问量,系统依旧运行平稳,让无数游子能够顺利踏上归乡与返程的旅途。呼和浩特东站等枢纽启用的高铁智能安全升降防护栏,为旅客的候乘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固的“保险锁”。北京、石家庄等城市的车站与市政交通实现数据实时联动,优化“公交+地铁”的无缝接驳,成功打通旅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让出行全程畅通无阻。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让春运不再是一场艰难的“人在囧途”,而是一次高效、安心的出行体验,充分展现了铁路科技创新在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强大效能。

核心技术突破再攀高峰,智能铁路描绘宏伟蓝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铁路行业而言,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2024年CR450动车组样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铁迈入时速400公里新时代,其核心指标国际领先。而这一技术突破在2025年迎来新进展——国铁集团计划年内完成CR450试验考核,并推进北斗导航、5G-R通信系统等智能铁路技术的成体系应用。与此同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2万公里(高铁4.8万公里),雄忻高铁、南信合高铁等8省重点项目的加速建设,正以“联网、补网、强链”之势夯实创新基础。这些项目的加速推进,不仅是铁路网络的不断延伸与加密,更是为铁路科技创新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为智能铁路的全面建设筑牢了根基,一幅智能化、高速化的铁路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创新生态扩容协同攻坚,单点突破迈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多方协同、共同发力。香港铁路公司加入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后,其BIM技术、轨道智能监测系统等经验共享成效初显。据悉2025年,联盟进一步扩容基础研究基金,推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人工智能调度模型试点等跨区域合作。在国际舞台,中国铁路以柏林展亮相的复兴号全谱系产品为支点,主导国际标准制修订,从“技术输出”转向“规则引领”。这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不仅彰显了中国铁路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更标志着我国铁路行业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民生温度融合科技硬度,用户体验彰显创新价值。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2025年春运期间,济南客运段高铁一队积极践行科技为民理念,推出英语服务,满足国际旅客的出行需求;引入遗失物品智能追踪系统,让旅客不再为丢失物品而焦急;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收获了旅客的35面锦旗和16封表扬信。大连站在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直饮净水设备实现冷热水同步供应,一杯热水、一杯凉水,满足了不同旅客的多样化需求。这些看似微小却又充满温度的服务举措,正是铁路科技创新在民生领域的生动实践,充分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也让科技创新的价值得到了最直接、最深刻的体现。

以创新为锚进发深水区,交通强国勾勒前瞻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铁路正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向着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进发。从春运“开门红”到全年目标——2025年铁路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42.8亿人、货物发送量40.3亿吨,运输总收入首破万亿,这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是科技创新驱动下铁路行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中国铁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随着CR450试验车在广袤大地上风驰电掣,“数智基因”全面融入铁路系统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中国铁路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画卷上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充满前瞻性的交通新图景。

在未来的征程中,中国铁路将继续秉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服务品质,拓展国际合作,为实现交通强国的梦想而不懈奋斗,续写中国铁路领跑世界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铁路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创造更多的奇迹,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网 作者:倪芳 图:侯妮)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