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弹奏春运“舞曲”,唱响和睦“之音”
春运,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更是一部写满故事的生活长卷。在这熙熙攘攘的旅途中,每一次出发与抵达都能深刻感受到春运独特的魅力与厚重。候车大厅里,满是归心似箭的人们,有人拖着大包小包虽行李沉重,但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喜悦;有人怀中抱着年幼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期待。那一张张车票,承载的是游子对家的思念,是对团圆的渴望。
客流如织“不停歇”,折射“流动中国”新动能。春运是一部热气腾腾的“流动史诗”,折射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人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发送1275万人次,节前客流高峰日预计为1月25日,节后客流高峰日预计为2月4日。不同交通方式的旅客流量反映了春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通过高铁、飞机还是自驾车,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踏上返乡或旅游的旅途。除了回家团聚的情怀,你来我往中拉动着消费促进着发展,春运让“流动的中国”更加具体化,人来人往间车来车往中实现着人畅物通,交织起一幅幅生动而又活力无限的画卷。
运力调整“不断档”,绘就“说走就走”新幸福。2024年,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一批新线投用,全国铁路新增营业里程超3000公里,现代化铁路网的通达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增强,春运前全国铁路集中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扩充。铁路部门充分运用新线、新站、新装备,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群众出行。流动数据的提升,折射出以春节为代表的黄金假期已成为释放“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热力的关键时点,并涌现出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已经实现了“走得了”向“走得好”的升华蝶变,出行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服务提质“不打烊”,温馨“人悦旅途”每一程。如今的春运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为了一纸车票而彻夜难眠,也不必成为大包小包的“背包侠”。面对春运“大考”,夜间高铁、重连车组、临客列车适时上线,随时准备按需而发。候补购票更是成为“抢票神器”,12306app及网站学生、务工人员购票专区,有效解决了重点群体的购票需求。年年有春运,但人们或许会发现年年都不一样。这不一样体现在出行更便捷体验更完美,春运的旅途路更“丝滑”。时光的列车滚滚向前,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旅行背囊的变轻、旅行脚步的更从容这一切变化背后是科技的进步,是设施设备的完善,是服务举措的不断升级。春运这部“流动的舞曲”日益优雅,不仅有弹奏人技术的精湛,更有暖心举措的渲染。
列车在铁轨上疾驰,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闪过,给人众多思索,春运不仅是空间上的位移,更是情感的传递。它让我们在奔波中明白家是永远的港湾,无论走多远心中都有一份牵挂。在这场一年一度的大迁徙里每个人都是主角,共同见证着亲情的凝聚力,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春运回家的路,永远都是最美的,这份美有你也有我。
(来源:中国网 作者:曹恒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