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驰骋吧!“钢铁驼队”上的中国力量
11月15日,满载着货物的X8083次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驶出,一路向西驶入德国杜伊斯堡,至此,中欧班列“跑”出了开行以来新纪录,累计开行10万列。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1年1月28日,一声汽笛长鸣划破了重庆团结村的宁静,第一趟中欧班列从这里始发,标志着我国首趟中欧班列正式上线运营。如今中欧班列已安全稳定运行十余年,发送的货物超过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黄金名片。
鸣笛启航,铺就“互联互通到互利共赢”的基建振兴之路。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如高速穿行的针脚,串联起125个中国城市、欧洲25个国家以及11个亚洲国家。随着沿线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建设,一个个物流、仓储、贸易基地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近500个城市如同网上密布的宝石,熠熠生辉。十多年来无论国际间形势如何变化,国际物流体系受到怎样的影响,中欧班列织就的运输网络始终保持一股坚韧,保障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并以其低成本、高运能、绿色环保的优势,为国际贸易运输提供着更加多样、高效、稳定的选择。
成果丰硕,深耕“通道经济到产业发展”的协同繁荣之路。中欧班列搭建的贸易通道沟通了亚欧大市场,为亚欧合作共赢带来了澎湃动力和无穷潜力。10万列中欧班列满载着中国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日用百货飞驰进入欧洲市场,同时琳琅满目的欧洲商品又载入中国,货物清单上的“主角”不断变化,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随着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围绕中欧班列发展物流、加工制造等产业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和结构发展,沿线综合性基地如雨后春笋,共同打造了集物流、贸易、产业、投资于一体的全方位经济走廊,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市场正彰显着产业优势互补、国际协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文化交融,开拓“根植历史到展望未来”的交流互鉴之路。十余年来,中欧班列成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进一步向全球推广蕴含中国特色、彰显中国精神、富含中国智慧的传统文化,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不断塑造一个愈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满载手绘丝巾、剪纸、皮影等非遗作品的长安号文化班专列以其独特魅力,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相遇与相知,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温度;在中欧班列进口商品年货节上,来自欧洲、中亚等多个国家的粮油产品、肉类、蔬菜等500余种进口小商品汇聚一堂,满足了大家的年货采购需求。中欧班列的运行也为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沿线国家旅游、学习、工作等,联结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
轨贯中华,情牵欧亚。古老的丝绸之路曾见证着东西方文明交汇交融的繁荣。如今,中欧班列驰骋在这条“钢铁丝路”上,正继续见证着世界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繁荣的传奇故事。(来源:中国网 作者:戴可欣)